全力以赴为最后一个受灾村通路通电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蔚县草沟堡乡

全力以赴为最后一个受灾村通路通电

本报记者 张凤燕 刘柱 摄影 武殿森 通讯员 蔺媛媛

2023-08-15T03:39:17.png

“这次大暴雨导致全乡有35个行政村受灾,其中有10个村断电断路断网,经过10多天的抢修,如今只有苇子坑村还未通路,正在抢修。”向记者介绍情况的是蔚县草沟堡乡人大主席任海龙。

8月14日,一直坚守在抢修一线的任海龙看起来有些疲惫,说话声音略带嘶哑。“这些沙石路还得平整一下,以防磕坏车底盘。”他一边和开挖掘机的师傅郑宏斌说着,一边用脚踩一踩、跺一跺。

进苇子坑村原有一条村村通水泥路,开车直达村子。7月29日一场大暴雨过后,道路全部被冲毁。

“进村有两段路要走,一段是沿着沙沟前进的平缓路,一段是爬坡路,山洪已经把平缓路段冲得面目全非,上山的路,有泥石流冲下来的泥土和石块。”

听乡里工作人员指挥,记者一行人小心翼翼地开车穿过临时修建的沙石路。沙沟里溪流潺潺,被洪水冲下来的石头布满河道,沙沟两边是悬崖峭壁,现场可见被冲毁的路段,一节一节倒在水里。

一路颠簸,车子到了不能再走的路段,“上山的路正在清淤,开车上不去。”村民易尚满手里握着铁锹,正和其他村民一起清理水泥路上的淤泥和沙石。

“这些小石子,薄淤泥,能清则清,咱们已经调派了一辆小型钩机,马上就来。”任海龙和村民们说着,开始马不停蹄上山。

易尚满告诉记者,到苇子坑村的这段上坡路比较陡峭,以前上山徒步得半个多小时,自从“村村通”修到家门口,开车上山几分钟就到了。

记者踩着碎石、淤泥赶紧跟上任海龙的脚步。只见道路上不断出现泥石流冲过的痕迹。

“这段路地势高,没被冲毁,清理一下这些落石就通了。”一路查看情况后,任海龙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了。

爬了半个小时的山路,一行人终于来到苇子坑村。只见村民们也在整理自家院落。在村民徐琴家的院子里,她手持铁锹,把已经干了的淤泥铲起。她笑着说:“现在通电,通信号,听说下山的路正在修,没事了,有政府,我们放心。”

苇子坑村海拔1500米,地势高,处在半山腰。通路不易,通电也不易。“经过几天奋战,我们于10日为苇子坑村通电。这也是全乡受灾村最后一个通电。今天,我们还有检修任务。”草沟堡乡供电所所长周长青告诉记者。

在周长青的指引下,记者看到80余基或新建或扶正加固的电杆,均匀地树立在近10公里几乎全是碎石的沙沟或山坡上,与搭建其上的几条电线组成了由草沟堡乡主干道向深山里苇子坑村输送电力的电网通道。

“只有确保它们的稳固,才能保障村民的用电安全。”在路口的第一根电杆下,周长青一边帮着队员穿着护具一边介绍着。

他说,所内有12名队员共同负责乡里的用电安全。暴雨导致全乡电网中断后,他和队员们无疑成了电力恢复的核心力量。

8月1日开始,他带领队员开始全乡电网的巡视工作。他们连续三天穿着密不透气的雨衣,背着沉重的工具,冒雨涉水徒步行进十三四公里,准确摸清了每一基电杆受影响的情况,为暴雨过后电网重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月3日至10日,供电所的队员带着施工人员按照记录对全乡电网进行重建。连续八天,累计出动工程车25台次、施工人员千余人次,加班加点地完成了草沟堡乡全线路所有电杆的扶正加固或换新,确保电网线路搭建工作的顺利完成。

“当时看到最后一个村子的灯亮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心才算是踏实了下来。”周长青说。

从8月3日开始,草沟堡乡团结应急、电力、消防、通信等各部门,出动钩机、铲车近30辆,近3000人次,为灾后抢修重建赢得时间,为百姓生活提供最大保障。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