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奋进慰平生
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
覃仲玉:
笃行奋进慰平生
通讯员 张典 邓锦
在张家界市城区北正街的居民巷里,92岁老人覃仲玉的家就在这里。
与周边楼房不同的是,覃仲玉的家依然是一层的平房,但干净整洁,院子里花草葳蕤。
走进覃仲玉家中,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笔记本、报纸、草稿本、钢笔。钢笔在笔记本上发出沙沙的声音,覃仲玉正在客厅翻阅当天送来的报纸,记录着一些信息,这是他几十年来生活的一个日常。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副对联“诚信身心处世事,笃行奋进慰平生”,从中可以感受到覃仲玉离岗不离心、退休不褪色的精神。
俗话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用来形容覃仲玉尤其合适。退休后,他多年来持续关注永定区发展变迁,致力土家文化的发扬,并坚持写作著书,为我市留下了宝贵的文献。“我生在旧社会,吃过苦,深刻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关心和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着60多年党龄的他一直初心不改。
覃仲玉是土生土长的永定区人,1931年8月15日出生,1951年参加工作,曾经担任过小学老师、团县委干部、社乡党委书记、大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92年退休后又被邀请到永定区党史联络组工作和返聘为永定区老年大学校长。
覃仲玉的经历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他的父母从小就给覃仲玉灌输了读书的重要性,因此,他总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努力地汲取书中智慧,同时也立下志向为国家作出贡献。
退休后,覃仲玉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读书和写作中。他专注于党史和国家发展的研究,对近年来永定区城乡面貌、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密切关注。为了更好地记录所学所思,覃仲玉始终保持着记笔记的习惯。家中的书柜上放满了他厚厚的笔记本,达70本之多,这些记录成为了他的宝贵财富,也是他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覃仲玉被永定区党史联络组邀请担任《难忘的五十年》的总编时,他认为对他来说,这是一份崇高的使命。他用心地编撰每一篇章节,从本地的历史中提取出有价值的故事和经验,希望通过这本书传承党的光荣传统,激励后人更好地建设家乡和国家。书分为两本,一共65万字,还被张家界市档案馆、博物馆等收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覃仲玉编写的书籍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有12本,总字数达120万字。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许多关于国家、工作和人生态度的文字。
退休四十年来,覃老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张家界日报》,每天收到邮政局送来的报纸后,他总是第一时间认真阅读,然后折叠整齐,用报夹夹起来挂在墙上。
92岁的覃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就在最近张家界日报社编辑部还收到他关于城市建设方面的投稿,对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些颇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当问到覃仲玉养生的秘诀时,他回答,在坚持读书看报写作的同时,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稳很重要,他还特别强调:“一定要坚持做事,一直做事活着就有了意义,活得才有劲。”
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覃仲玉先生以其退休不褪色的热情和坚持初心的信念,展现了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和真心关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退休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同时也鼓舞着更多的人们积极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