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探秘芝麻蜕变小磨香油
本文转自:枣庄日报
本报记者 刘一单 小记者 徐子恒 孙一诺 殷子蕊 张家瑞
“庞庄的囤子,李楼的席,戚庄的香油摆满集。”薛城区十里八乡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沙沟镇戚庄的香油知名度可见一斑。8月4日,2023枣庄日报小记者暑期采访团,来到沙沟镇戚庄村戚字牌小磨香油合作社,探秘一粒粒小小的芝麻是如何蜕变成小磨香油,做到香飘十里,摆满大集的。
9时许,虽然天气酷热难耐,但丝毫没有挡住小记者们的热情。刚走到合作社附近,一股浓浓的芝麻香直往鼻孔里钻。“哇,这也太香了。”小记者们一个个努力吸着鼻子。“根据记载,俺们村香油有600多年的历史。”戚庄村党支部书记戚桂启说,“戚家耕读之余擅磨香油,后辈将‘筛洗炒冷磨,和搅晃提淀’十字传统工艺与诚信完美结合,使戚庄香油闻名乡里。戚字牌小磨香油传统制作技艺,从芝麻选料到出油,10道工序13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汇聚了传承人的辛勤和汗水。”
不少小记者表示虽然经常吃到芝麻,但是芝麻长成什么样今天还是第一次见。“你看啊,还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呢!这芝麻花长的一节一节的,白白的,真漂亮。”小记者杜善臻看着芝麻田里的作物兴奋说道。看到芝麻的生长样子,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想去参观小磨香油的制油车间、油罐区、包装车间,了解生产、加工过程。
清洗完的芝麻炒熟后,用石磨磨成浆倒入搅拌器,倒入热水用木棍搅拌,屋子里顿时芳香四溢。一粒芝麻从种植收获到车间,经过传统石磨工艺,最终变成香飘四溢的“戚字牌”小磨香油的神奇旅程,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与机器直接压榨相比较,古法榨油不仅绿色健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这古法榨油的香醇一直流传,也希望戚字牌的小磨香油香飘万家。”戚桂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