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也要辩证听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 晓周

暑假带娃,重新捧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故事讲述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却说水很深,它的伙伴刚被淹死。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家去问妈妈,妈妈要它亲自去试一试。童话中,老牛说的是憨厚的真心话,小松鼠讲的是设身处地的实在话,马妈妈道的更是望子成龙的期盼话,文中各种动物讲的都是真心话,小马也都听进了真心话。故事文白意丰,启迪深远。

读完这则童话,笔者不由想起了一桩事:多年前,某领导联系一个山村扶贫,领导和帮扶工作队进农家、听民声、办实事,一户独居偏远高山的农民提出通电的想法。群众有所盼,政府有所应。领导便联系电力部门上门勘测,因山高路远,通电架设设备需要一百余万元。考虑成本太高,电力部门多次上门与这户农家协商,建议他家异地安置,并承诺帮他们在村民聚集区新建一套安置房,流转几亩田地搞生产。这家人因故土难离,坚决要通电进山。领导有批示,电力部门只好硬着脖子打通“最后一公里”。两年后,这家人因小孩子上学,自己花钱搬迁到聚集区,老房子荒废了。

当下,各级各部门大兴调查研究,各级干部走出办公室、走下基层、走进群众,深入一线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和群众共用一张桌子、共谈同一话题,亲身发现基层的锁碎问题,从家常闲话了解群众急难愁盼,了解最深入、最真实的民心民意,摸透基层的“酸甜苦辣”,这是一种好气象。“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必须亲口尝一尝。”笔者认为,调查研究是一个不断生疑、设疑、解疑的过程,“务实”是关键,保持“打破砂锅”“刨根问底”的执着,全面搞清楚问题的“表征”,弄清楚来龙去脉和原因所在,将遇到的难点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调研出发点,注重发现问题的基础性积累,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合理合法诉求要“来者不拒”,切实变被动为主动。当然,面对每位调查对象讲真话、提想法,我们更需清醒正视问题,对具有反复性、复杂性、长期性的问题,要深入分析研究、理性思考,不能因松鼠拦道劝告,你就甩甩尾巴跑回家,必须亲历实践,立足实际需要,培养辩证理性的思维,增强独立思考与理性思考的能力,切忌“真话”盲目全听,越是茫然,越要保持冷静,从真言得实情,依诤言谋实招。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