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医学子“三下乡”途中紧急救人!被认出竟然是……
大众网 潍坊报道
(视频截图中抱着孩童施救的蓝衣者为王辰宇)
近日正午时分,青岛地铁1号线井冈山路站站台上人声嘈杂,潍坊医学院王辰宇、常国臣、郭子豪三名同学一边候车,一边交流着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见闻和体会,他们刚刚结束在西海岸新区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准备乘车回家。突然,人群中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救救我的孩子”,医学生的本能驱使同学们迅速循声上前,只见一位年轻妈妈崩溃大哭,而她怀中的女孩脸部紫绀、已没有了反应。车站工作人员在拨打求救电话后,安抚母女的同时,不停向周围挥手大声呼喊:“有没有医生!孩子噎住了!谁能抢救一下……”
“我来!”
“我是潍坊医学院的学生!”
通过判断女童是因异物堵塞气道造成的呼吸困难,在快速评估患儿生命体征已十分危急的情况下,王辰宇迅速抱起女童,用海姆利克法对女童施救。熟练的手法、准确的操作,让偌大的车站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盯着这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是的,作为潍坊医学院大一的学生,王辰宇稍显稚嫩的脸庞上却写满了坚定!
一次接一次的用力推挤,经历了漫长又短暂的两分多钟,随着孩子“哇”的一声,险些致命的罪魁祸首——一颗完整的蚕豆喷到了地上。看着孩子持续地哭泣,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的王辰宇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知道,孩子得救了!
“谢谢你,谢谢医生!”女童的妈妈不停地道谢,王辰宇催促她赶紧和车站工作人员把女童送往门口等待进一步的救治。周围乘客自发鼓起了热烈的掌声表达敬佩,一直在旁边协助的常国臣、郭子豪同学扶起王辰宇,三人背起行囊继续着之前的交流,离开了现场。
王辰宇同学是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22级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是一名学生干部。提到紧急救人事迹,她反应自然:
“当时情况太紧急了,第一时间我就想到课堂上学习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由于学校对急救技能培训的严格要求,我们的操作规范而准确,我有信心能帮助到孩子。”
“成为潍医学生后,了解到很多学校老师、校友、同学救人的事迹,我以前也想过,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不会、敢不敢挺身而出。事实证明,身为潍医学子,紧急时刻一定会义无反顾冲上去,因为我们跟着老师举着拳头许下过‘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乐道 济世’校训。”
“当时只想着救人,脑子里都是操作的步骤和要点,持续快速施救感觉自己都快没劲了,但还是下意识坚持下来。直到孩子得救了,我才发现自己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那天天气真热啊……”
(王辰宇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为居民义诊)
朴实无华的言语更加让人动容。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大一阶段学习的都是基础医学知识,并未学习临床知识,王辰宇是怎么做到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呢?原来,除了传授医学理论知识,潍坊医学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机会,为培养优秀医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还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参与志愿服务与社会公益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过硬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潍医学子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挺身而出、应对自如。地铁站救人圆满落幕,潍医学子“做乐道之人,修济世之为”的精彩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王辰宇同学还有一个“隐秘”身份,就是学校新媒体联盟微信运营部的一员,负责潍坊医学院官方公众号的微信推文编辑和发布,作为一名官微小编,曾参与编辑采访过很多校友的推文。今天她转变身份,从编辑者变为被采访者,成为本次推文的主人公。王辰宇表示,很荣幸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学校官微,平常作为官微小编,我们都是认真积极,默默做事,在后台协助老师们完成各项任务。我也会以此为契机,更好的在学校新媒体联盟这个平台,与大家一起传递潍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