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侦战线的“钉子警察”

本文转自:鄂州日报

王小平:

经侦战线的“钉子警察”

7月3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王小平带队赶赴珠海拱北口岸,将涉嫌非法经营犯罪的嫌疑人范某押解回鄂州。这是我省公安机关“夏季行动”以来第一个到案的“猎狐”对象。

敢啃硬骨头、善打逆风仗、屡破经济犯罪案件……17年来,在打击经济犯罪的战场上,王小平先后参与侦办经济犯罪案件200余起,为国家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亿余元,是同事眼中的“猎狐尖兵”。

“干经侦必须有刑侦思维,我们的对手多为高学历、高智商人员,他们的反侦查意识极强,无形中增加了办案难度,对经侦民警提出了更高要求。”王小平调入经侦战线后,学习会计学、审计学、合同法等,将经济领域常见案件类型逐一学深学透。

在2019年公安部督办的一起案件中,办案民警抓获了主要犯罪嫌疑人,但没有发现制假药窝点,犯罪嫌疑人自认为可以侥幸逃脱处罚,对犯罪行为坚决否认。王小平通过筛查大量涉案账单,对照交易记录、货款支付记录等一系列电子证据,证实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在“零口供”的情况下成功破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在一次次较量中,王小平完善系统逻辑、优化数据算法,他和同事们运用各类数据模型进行侦查破案,屡立战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王小平通过数据研判,筛查出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串通投标犯罪线索23条,立案7起,查证了9个工程建设项目串通投标的违法犯罪事实。

在办理一起涉案金额逾70万元的骗取贷款案中,民警从嫌疑人家中搜出百余张银行凭证,但嫌疑人拒不交代赃款的使用去向。为破解难题,王小平将每张凭证的交易日期、金额、汇款人、收款人等信息录入EXCEL表格,快速筛选出信息完全一致的重复凭证,分析表内资金去向,进而锁定嫌疑人参与非法集资的关键证据。最终,嫌疑人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此外,王小平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年轻民警的培养,要求年轻民警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在他的带领下,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先后被评为“全省公安经侦宣传调研成绩突出集体”“打击虚开骗税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我会一直干下去!”王小平表示,要用“钉钉子精神”练就看家本领,创造非凡业绩。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