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烈日巡河三公里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

安义县蓝鹰救援大队的夏日日常——

顶着烈日巡河三公里

顶着烈日巡河三公里

志愿者在潦河边巡逻

□全媒体记者 刘彤/文

魏勇剑/图

夏日炎炎,高温难耐,潦河的“一河两岸”成为不少安义人避暑的好地方。为确保大家的安全,有这么一群人,坚守在河岸,战高温、斗酷暑,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托起“生命之舟”……他们就是安义县蓝鹰救援大队的队员们。

临近中午,在潦河北岸,记者看到安义县蓝鹰救援大队的队员们正顶着烈日在岸边巡逻。火红的太阳让人睁不开眼,队员们有的眯起眼睛紧盯着河面,查看是否存在异常;有的看着岸边,检查沿途的游泳圈等救援设备是否齐全。队员巡逻范围沿河近三公里,遇到游泳和钓鱼的市民,要耐心劝阻,一圈走下来,队员们汗流浃背,不仅湿透了队服,帽子也能拧出水来。大多数队员的脸庞和裸露的皮肤都被晒得黝黑。

据了解,蓝鹰救援大队于2019年成立,是安义县首支新成立的民间义务救援机构。救援大队设大队长1名,教导员1名,副大队长3名,另设火灾救援队、水务救援队、自然灾害救援队、道路救援队、民区救援队、医疗队、后勤队等7个中队。救援队员中有退伍老兵,也有一些有特长的志愿者。

“我们救援大队的队员们都拥有救援专业技能,大家精诚团结,分工明确。救援大队与安义县公安局联系紧密,一旦有溺水情况发生,公安局接到报警后,就会立即通知我们救援大队前往。同时,我们也会自己组织巡逻,夏季进一步增加了巡逻频次,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展开水下救援,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安义县蓝鹰救援大队教导员郭英明告诉记者。

作为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性质的救援机构,蓝鹰救援大队从成立最初的11人,到现在已有50余人。队员周小明今年已经53岁,是救援大队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加入蓝鹰救援大队时,她笑着说:“最开始我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慢慢融入这个群体后,目睹了一次次救援、参与了一次次训练,逐渐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蓝鹰救援大队不仅仅是做公益这么简单,我们经常要和时间赛跑,去挽救人的生命。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周小明一边擦着额头的汗珠一边说。

七月的周末,市民有的在家休息,吃着西瓜、吹着空调,有的外出游山玩水。但这却是救援大队的队员们一周中最忙碌的时候,刚放下手里的工作,他们便投入到防溺水巡逻工作中。早中晚各巡逻一次,不论多大的太阳,多高的温度,都不能有一丝懈怠。“夏季来河边的人比较多,尤其是周末,游泳、钓鱼的人,都是错开时段来的,我们只能加大巡逻力度,增加巡逻频次,有时巡个两三趟,天就黑了,嗓子也哑了。但再苦再累,也要尽心尽责,为老百姓的安全保驾护航。”郭英明说。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