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哪些地方 投放了“救命神器”AED?

本文转自:梧州日报

梧州哪些地方 投放了“救命神器”AED?

投放在梧州市工人医院的AED (图片来自梧州市工人医院)

近年来,公共场所的心源性猝死事件时有发生,用“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配合心肺复苏,在“黄金4分钟”内能大幅提高救活率。梧州哪些公共场所已有AED投放呢?

据了解,2021年,梧州学院校友会通过梧州市红十字会向学校捐赠2台AED;2022年,自治区红十字基金会、梧州市红十字会在梧州南站投放1台AED。另外,有的爱心企业通过梧州市红十字会向市工人医院、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捐赠AED。

今年上半年,梧州市红十字会积极与我市相关企业沟通,促成新一批AED捐赠,计划在西江机场、玫瑰湖公园、梧州综合客运枢纽站等5个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投放AED。

AED作为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和AED除颤等院前急救,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减轻患者伤残程度。

AED有何作用?

AED外型轻巧,只要开启电源、将贴片贴在患者身上,就能电击心脏停止的病人,配合心肺复苏术(CPR),可以有效提升急救成功率,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有效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最重要的是利用人工胸外按压,使血液持续循环,为身体重要器官提供氧气, 并利用电击除颤使心脏恢复正常运作,实施心肺复苏术与AED急救。

无医学基础,如果救人没有成功,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判断错误,给昏迷但仍有心跳的人使用会怎样?AED只会针对两个致命的症状——心律室颤和无脉性室速,做电击除颤治疗。它会自动分析并判断,如患者不需要除颤,则不会充电和放电。

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AED?

在患者出现“三无状态”即无意识、无心跳、无呼吸,此时可以给予除颤。如果不及时给予除颤,患者会出现心肌严重缺血,乏氧导致脑细胞坏死缺血而产生死亡。对于心源性猝死AED的治疗方式,体外电除颤的方式是最佳的,可配合心肺复苏共同治疗。

如有爱心企业或个人希望奉献爱心,支持梧州市AED投放公益事业,可与梧州市红十字会联系(爱心热线:0774-3880619)。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