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希望花园”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本报通讯员 杜蘅
大门紧闭,门外是神情凝重、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属,门内则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身上带着各种治疗仪器的重症患者。这或许是多数人对重症监护室的第一印象。在他们看来,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最为神秘的地方,也是最不愿意与之有交集的地方。因为住进重症监护室就意味着病情严重、生死未卜。
重症监护室是为患者提供多种高质量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的临床基地,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病人的专门医疗单元,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确保危重病人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因此,重症监护室经常上演生与死的故事,有人称之为“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其实,经过医护人员与死神的博弈,有更多的患者在这里逃离鬼门关,所以也可以称之为“起死回生的地方”,是希望的花园。
今年5月,60岁的工人许先生在搬运大块玻璃的时候不小心摔倒。随即,玻璃重重地砸在胸口并爆裂,许先生感到一阵剧烈的胸痛,继而胸口发闷,被工友送到市四院急救。到医院时,许先生已经出现梗阻性休克。医生通过检查,发现其心包填塞、两侧多发肋骨骨折、肺挫裂伤,性命危在旦夕。医院立刻启动创伤急救绿色通道,为其进行了心包穿刺引流术等急救措施。术后,许先生被转至医院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
市四院重症监护室立即将许先生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安排专人专护,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监护。在许先生刚转来的前几天里,科主任陈淑华更是以医院为家,留守在病房,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随时进行抢救。
“那几天,我一直绷紧着,就怕他出意外。”陈淑华坦言。期间,许先生先后出现了张力性气胸、肺不张、肺部感染、困难脱机等等关口,幸而,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们预判了“死神”的行走路线,每次都迅速进行“围追堵截”,最终为许先生赢得了生的希望。
在重症监护室,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近日,家住新北的34岁小伙子吃了大量自采的蘑菇而发生横纹肌溶解,并导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市四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小伙子后,经过化验得知其所中之毒是目前已知蘑菇毒素中最毒的一类——亚稀褶红菇,死亡率高达70%。面对又一次挑战,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们选择再次正面硬刚“死神”,通过24小时的监护及血液净化治疗,获得了成功——小伙子的各项指标开始好转。
“这种毒素中毒有假愈合期,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关注他的指标,直到他彻底恢复。”陈淑华说,“这里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因为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是,我们要把这里变成离希望最近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在这里获得生的希望!”
专科简介
市肿瘤(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创建于2008年,2013年扩建成为具有一流水准的综合ICU,是江苏省重症医学专科联盟理事单位。全科现有医师7名,其中正高1名,副高2名,主治4名;硕士及在读硕士5名,在读博士1名。现有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人,常州市医学会急诊重症灾害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常州市创伤救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1人。
科室设备齐全、管理完善,开展:(1)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2)各种类型休克鉴别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感染性休克救治;(3)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及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4)急性肾损伤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5)重症超声技术;(6)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救治;(7)严重肝功能障碍治疗;(8)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9)急性凝血功能障碍;(10)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11)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2)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13)镇静与镇痛;(14)严重感染;(15)免疫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