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贪小惠吃大亏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虽说防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无所不在的骗子和他们不断翻新的“骗技”,还是让人防不胜防。前不久,在双桥区小南门某培训中心,几十位小区居民参加一个新产品展销会时,被卖家的推销花言巧语迷惑,结果居民纷纷上当受骗。听课送东西 骗钱才是真家住温家沟的卢阿姨告诉记者,前些日子的一天早上,她和老伴外出遛弯,邻居告诉她,在避暑山庄附近一家酒店有个产品...
学做美食练书法 老人心里乐开花
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学做美食练书法 老人心里乐开花哈市“老年人大学”开到小区家门口老人们学习智能手机防骗技能。 本报讯(记者 刘述波)“恭喜您成功获得本次奖励,请点击如下网络链接,根据提示操作后可获得奖品……这样类似的链接大家一定不要点。”日前,在汇龙柒零捌零、巴黎第九区、半岛首府、外滩首府等小区,由小区物业免费向业主开设的“老年业主大学”课程在各小区...
“屏幕共享”成为“必杀技”,被诈骗分子频频使用
近年来“屏幕共享”成为“必杀技”被诈骗分子频频使用在各种骗局中不知不觉银行卡账户中的钱就不翼而飞5月22日上午王某(化名)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某快递公司员工称王某的快递在运输过程中不慎遗失现要对其进行理赔双方添加微信后对方以无法转账需要其关闭“百万保障”为由要求王某下载“拓课宝”APP王某完成下载后加入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在对方远程指挥下王某扫描对方发...
杭州一女子总收到“女大学生提供特殊服务”信息,一周收到3条
昨天(5月21日),吧友李女士向交通91.8求助!最近总是收到“这种”信息!怎么办?原来吧友李女士从今年3月开始陆续会收到“女大学提供性服务”的短信,最近开始越来越频繁,一周内就收到3条。内容大致是:我是(XXX),21岁,跟几个大学同学兼职赚点生活费,在你附近,可以上门服务,我们不接酒后和暴力,私聊看我们姐妹的照片,可带情.趣用品哦,看情况可过夜,复...
衡阳市南岳完小开展“关爱生命知险避险”主题讲座
衡阳市南岳完小“家长课堂”邀请警察爸爸开展“关爱生命,知险避险”的主题讲座。5月17日讯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知危险,会避险的能力,5月16日,衡阳市南岳完小“家长课堂”邀请296班宋同学的爸爸开展“关爱生命,知险避险”的主题讲座。宋同学的爸爸是一名警察,他从危险的认识、危险事故分析、危险的预防、自护自救的方法四个方面展开讲座。用详实的数据...
保定网警进校园撑起网络安全保护伞
本文转自:河北法制报河北法制报讯(贾若晨)为进一步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增强广大师生网络安全意识,遏制校园网络违法犯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定11个区县的公安网安部门日前走进辖区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以专题授课、主题讲座、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展板等多种方式,开展“网警进校园”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学习...
吉林省公安厅@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这三点很关键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郑智文5月8日,记者从吉林省公安机关“打侵财、防电诈、保民安”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3月23日吉林省开展“打侵财、防电诈、保民安”专项行动以来,吉林省累计预警劝阻潜在被骗群众376万人次,避免经济损失2800余万元。吉林省公安厅侦查二处处长杨亮介绍,近年来,随着打击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
时间: 社区关键字: 资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APP、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化、公众号、110、96110、电商、网络、网络购物、电话
爱心延续“锋”火相传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爱心义卖传温暖 雷锋少年显担当》追踪——爱心延续“锋”火相传小志愿者们提着物资前往慰问困难群众本报讯 (记者郭芳蓉 魏晓芳 通讯员詹建忠 文/图)继此前的广场爱心义卖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后,26日上午,泉州七中、鲤城实验小学、新华中心小学的学子们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用爱心义卖所筹得的善款购买生活物资,前往鲤城区东华社区慰问社区老人。活动...
快递“退钱”变骗钱一市民被骗17万余元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快递“退钱”变骗钱 一市民被骗17万余元——从典型案例看电信网络诈骗套路②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沈全华 通讯员/张鹏 魏天宇) 日常生活中,收快递是很平常的事。然而,芦淞区姚女士日前却因为一个自称是某快递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损失高达17.5万余元。3月11日下午,市民姚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快递公司快递员”的电话,对方称张女士网购的...
时间: 社区关键字: 资讯、成功、二维码、消费者、嫌疑人、诈骗、银行卡、电信诈骗、电信网络诈骗、快递、犯罪嫌疑人、网购、网络诈骗
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公开审理一起传销案件
究竟是什么样的骗局让被采访者如此深恶痛绝?又是什么样的骗术让陷阱披上层层伪装诱人上当呢?我们关注一起上个月开庭审理的传销案件。上个月14日,云南保山隆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投资养老传销案件。一家公司打着“投资养老”的旗号,号称既能赚钱,又能旅居养老,吸引老年人参与投资。案件共涉及140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近日记者对此案进行了采访...
河北银保监局提示:对使用含“银行”字样的商标和组织应谨慎对待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巍)近年来,一些法人、非法人组织未经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核准,在名称中不规范使用“银行”字样,可能误导金融消费者,扰乱正常金融市场秩序。对此,河北银保监局近日发布2023年第3期消费者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对于使用含有“银行”字样的商标或组织,应谨慎对待,提高防诈、防骗意识。风险提示指出,...
时间: 社区关键字: 资讯、消费者、互联网、信息化、行政处罚、移动互联网、非法集资、虚假广告宣传、违法行为、广告、账号、客户、规范
吃了“神仙药”为何不见效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吃了“神仙药”为何不见效上海闵行:查办一起将普通食品饮料伪装成保健药品的诈骗案专车接送、礼品相赠、健康讲座附带专家问诊、知名企业保障产品品质……利用精心包装的身份履历、天花乱坠的疗效允诺,史某等人通过虚假宣传、更换包装,将普通食品、饮料伪装成保健药品,先后骗取3000余名受害老年人4400余万元。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史某...
时间: 社区关键字: 资讯、消费者、免费、独居老人、诈骗、保健品、药品、针对性、诈骗案、报警、神仙药、保健药品、健康讲座
95.7%移动支付用户最常用扫码买单 如何让扫码更规范更省心?
扫健康码、扫码点餐、扫码支付、扫码骑车……广泛普及的手机扫码方式,为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二维码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利用二维码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时有发生。专家认为,应通过完善技术措施,提升消费者防范意识等,让扫码更规范更安全。连接线上线下的重要通道上海市民刘先生最近有事需要前往北京。因为行动不便又无人陪伴出行,他在买完高铁票后有些担心。上车后...
时间: 社区关键字: 资讯、公交、地铁、疫情防控、健康码、安全性、二维码、高铁、铁路畅行码、移动支付、消费者、运营商、微信